曹操简介资料大全(曹操奋斗了一生,为何却没能一统三国?)

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建党、建军、建国功勋于一身的毛泽东主席,曾作诗《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其气魄之大,格局之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这样的一个千古一人,在评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中,他眼中的伟人和英雄时,并没有提到曹操。

虽然毛泽东非常喜欢《三国演义》,对曹操的评价也异于历史上众多负面的评价,甚至给出了积极正面的评价,但很明显的是他对曹操的成事不足甚为可惜,甚至细致到提出了曹操奋斗一生,而不能统一三国的两大缺陷……

曹操

一、曹操个人具备成事的一切内在条件

众所周知,曹操是个猛人。

他出生于官宦人家,起点就比一般人高出很多。

而更为重要的是,曹操个人还具备成为一代雄主的几乎全部重要条件。

曹操有野心,这个不论是当时的群雄,还是普通百姓,更不用说通过小说、演义等已被后世众人所了解的和深信的故事。

曹操是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

曹嵩

在东汉末年,作为一个出身高层的权贵公子,曹操可谓是少年得意,对官场风气和套路摸得门清。

在那样一个风云激荡、群雄并起的动荡年代,曹操并没有像普通士族人家孩子一样,通过考取科举取得功名,而是任侠放荡,不拘行业,早早投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

这个少年机警聪慧之人,走上了另外一条功名之路。

曹操靠举孝廉为郎,被授予洛阳北部尉,其后,又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的系列战斗。

从此曹操踏上了军旅,走上了一条军功之路,也就走上了一条乱世夺取功名的最佳旅途。

如何在乱世立足?如何在乱世中雄起?并非每个人都能当上乱世中的英雄,而曹操能从乱世中崛起,就非一般人。

曹操的一个重大决定是散尽家财起兵,这不是一个贸然的决定。

因为这是一个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被灭族的重大决定,作为一个现有政权的既得利益者,曹操及家人完全可以按照既有轨迹混吃等死,安然度过富贵的一生。

而曹操下定决心,说服家人,概然投入到一场可能血本无归,血光冲天的赌博与投机中,可见曹操的野心与气魄。

而这个野心也是牵引曹操一路走下去的最大源动力。

事实上,野心也是一个人成事的动力发动机。

一个没有野心,没有目标的人,就如同一艘没有目的地的战船,永远只是飘在无尽的人生大海上。

而早有目标的曹操,剩下的只是把他那已经发动的战舰,驶向他心中的诗与远方。

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到河南许昌,自己任命自己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

这时的曹孟德,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是世人眼中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是皇帝后面的皇帝,皇帝背后的男人,其权势一度达到了顶峰。

剧照

到了建安12年,也就是公元207年,历经十二年之久,曹操率众将经历多次战争,最终击破了乌桓,逐步统一了北方。

一年后,这个男人以军功进位丞相。

建安18年,被封为魏公。

两年后,又率众将征服了张鲁,占领了汉中。

次年,又进爵为魏王。

而魏王期间,曹操并无太大作为,并没有统一全国成为一代雄主,终于在建安25年,以时年66岁的天年病死在洛阳。

后世史家对曹操的评价很高,称他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

这样一个野心充沛的狠人,又兼有让外人无比艳羡的才华,不论是其文采还是军功,都足以在后世留名。

其诗文,开建安之文风,而其兵法,以注《孙子》传世,其书法,被唐朝的张怀瓘《书断》评为妙品。

这样一个杰出人物,可谓集天地之精华,具成事之根基。

虽然未能统一中国,如仅以青史留名而言,曹操已经是成大事之人。

他一生的成就,非一般的普罗大众穷尽一生所可能达成的高度。

二、曹操具备成事的一切外在条件

中国最为有名的一句成事公式可谓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即“天时、地利、人和”。

这三个要素放在曹操身上,可谓恰到好处,恰逢其时,毫无违和感。

而曹操对这三个外在条件运用的究竟怎么样呢?

天时。

这个天时,我们可以认定为曹操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可以具化为某个具体的关键的时候。

比如某个重要战役的关口,或某个重要的升迁提拔的关键时刻,在这一点上,上天对曹操是毫不吝啬的,也可以说是对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是毫不吝啬的。

歌手林俊杰唱的著名流行歌曲《曹操》中,就有对当时天时的具体入微的描写:“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一个战乱年代是英雄奋起的时代,这样的天时,为各路豪杰提供了表现才华的舞台,提供了展露头角的机会,就看人能不能抓住这样的历史契机。

毫无疑问,曹操抓住了这个历史的风口,果断赌下身家性命,散尽家财,投身于历史洪流之后,又顺利抓住每个关键的天时节点,最终统一了北方,成了魏王,也为其后的曹魏王朝奠定了根基。

地利。

这个地利,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别。

此处从大处着眼,光讲曹操所处的历史方位。

曹操作为出身东汉末年的权臣之家,对东汉官场了然于胸,各路官场人脉也是广为结交。

其起兵之后,与诸多起义队伍不同的是,曹操断然的迎立汉室,以汉献帝为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占了这个势上的地利之便,这个动作可谓是一着绝妙无比的高招,曹操拿着这正统的衔号,打着正义的旗帜,断然可以招呼天下。

这个地利之便,是其余各路人马所不具备的。

虽然自己屈居于一个皇帝天子之下,可曹操操纵了这个皇帝傀儡,假借着这个面具,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干任何自己,或其他各路诸侯,想干而不方便干,或是干不成的事。

就这一点,也是曹操能够尽快的收复失地,统一北方的基础。

而一个强大的,统一了的北方,又为曹操进一步的统一全国奠定了地利基础,这也是其余东吴和蜀国所不具备的条件。

人和。

不论哪个朝代,不论何种领导,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都明白人才对于自己成大事的不可或缺性。

曹操这样一个聪明绝顶之人,尤其明白这点,所以曹操真正的做到了唯才是举、视才如命。

他不拘一格降人才、用人才,虽然曹操身边的文臣武将竞争十分激烈,可越发激起了众多人才竞相涌流、百花齐放。

所以曹操身边的能人异士尤其的多,不仅有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等等五子良将,还有夏侯渊,夏侯淳等八虎骑,更有荀彧,荀攸,司马懿等等一百余人,可谓是朝中良将众多、谋臣遍地。

这些良将谋臣大多公允忠厚、多谋善断、勇猛过人,为曹操成就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这个人和优势又被曹操发挥的淋漓尽致。

因此,不论从何种意义上说,曹操都具备了成事,成大事的一切外在条件。

剧照

三、曹操最终不能统一中国的重要原因

历史发展到今天,仍有不少人在为曹操遗憾。

因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曹操真的统一三国,历史就将重新改写。

更是因为曹操代表了普罗大众心中对于成功的疑惑!

是啊,一个人成功要具备太多的内在和外在条件!像曹操那样的猛人,似乎生来就是具备了众多普通人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生在了离终点站不远的地方,可最终这些优势的内在和外在条件,并没有让他最终走到统一中国的终点站。

这种遗憾,也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

是啊,曹操有野心,有才华,有军功;有天时,有地利,有人和。

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东风却吹成了西北风,把一切美梦都吹跑了,这阵西北风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它从何而来呢?

毛泽东同志曾对曹操有过一个著名论断,对曹操的缺点可谓是一针见血。

也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曹操的另一面,对曹操未能最终统一中国也是一种新的注解。

毛泽东熟读史书,智谋天下,对识人断人有独到之处。

他认为曹操的一个缺陷是性格优柔寡断。

具体表现很多,比如攻打完张鲁,夺取汉中后,本应乘胜攻击蜀国,曹操却是置众将的建议于一边,不闻不问,等到几个月后才后悔,没有听从部属的建议。

可是时移世易,这个时候,蜀国已经认真整军备战、做好了各项战争准备,因此攻打的时机已经消失了。

张鲁

再者是在长坂坡之战中,曹操下令不得有剑矢攻击赵云,让赵云杀进杀出七次,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破坏了自家军心。

这种优柔寡断不断的叠加累积在一起,就丧失了很多的机会,失去了战场上最为宝贵的时与势,而时移世易,最终往往就成不了事了。

毛泽东同志指出的曹操的第2个缺陷,则是没有担当。

这个没有担当,是指其在生活中,在人品上做不到严于律己。

世人都知道让曹操最为出名的便是那句在杀人后所说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而实际上,这种事情往往不要太多,有几件就足够让手下人寒心的了。

在举世闻名的赤壁之战中,曹操号称的80万的精兵强将被蜀吴联手打的一败途地,死伤无算。

可后来追究责任的时候,曹操又是如何说的呢?《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而其自身则免于担责。

这个明显没有担当的做法,即便没人敢说,众人也会在背后犯嘀咕的。

久而久之,众将离心,将以何来统一天下?

结语:

评价历史人物向来不容易,既不能以当前的人来要求古人,又不能做到真正的“抵达现场”,只不过要更为的客观,更多的评价的标准与角度。

曹操一生,任凭评说,但又一些名人所言,或许能见几分真谛。

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所说:“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佩服他的”。

相关文章

为什么说桃木辟邪呢(桃:自古辟邪就靠它)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桃木就是辟邪驱鬼之物。甚至在文字出现之前的墓葬中,也能发现桃的身影。战国《礼记·檀弓下》: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liè执戈。意为君王前往臣属家吊唁,巫师要拿桃棒和苕帚在尸体周围挥舞。现在春节张贴的春联,最早就是从桃符驱鬼辟邪演变而来。《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

紫砂壶为什么有泥土味(紫砂壶有土腥味是好是坏?)

根据我一个农村人对土地的经验来说,在阳光下暴晒的土地,泥土的腥味很少甚至没有。而施过肥料的土地里的土腥味最浓。以此来推断紫砂泥料是没有土腥味的,或者说土腥味很少(只有那些嗅觉特别发达的人能闻得到)。好的紫砂泥料砂多(石英含量多),粘土成分很少,再加上1千多度的高温烧制根本不可能有土腥味。反相推知土腥

天然气为什么滴滴响(燃气改造及燃气开通的注意事项)

装修时,常常会涉及到燃气管道的改造及燃气开通,相关事项大部分人都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关于燃气管道的改造及燃气开通的注意事项,看完收藏,便于用时查看。一、改造申请1、申请部门:小区所在地所管燃气公司(可向物业咨询);2、申请资料:购房合同、户主身份证。如非户主亲自办理,需有授权委托书(样式可以在燃气公司

中国房价为什么不会跌(中国的房价为什么还能一直硬挺?)

房价不是不能降价,而是因为牵扯的范围过大,涉及的利益方过多,各种势力在阻挠房价回归正常。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市场 经 济,首先,土地是国家或者集体的,属于独家垄断供应。地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价,一旦房价下跌,地价以及以土地作为资产抵押物的估计会下降,那么房价下跌,最大的利益受损方就什么

韩国筷子为什么是扁的(买筷子,“这5种”不要买)

筷子是我们饮食中一种重要的餐具,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筷子了。世界各地用餐习惯不同,所使用的餐具也各不相同,欧洲和北美地区主要以刀、叉和匙为餐具;非洲、中东、印尼和印度等地区用餐主要以手指抓食;中国、越南、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主要以筷子为餐具。虽然筷子最早都是从中国流传到其

卫生间为什么要吊顶(卫生间吊顶装防水石膏板还是铝扣板)

卫生间吊顶卫生间做吊顶的主要作用是,遮挡顶部的下水管道和供水管路,照明风扇电路。另外就是装饰卫生间顶部的美化作用。当然也有降低顶面,缩小空间,让卫生间采暖更节能,这种只针对卫生间顶面比较高的。还有一点隔音降噪的功能,但是作用比较小,主要靠给排水管道做隔音处理。卫生间用防水石膏板吊顶做防水石膏板,表面

六月为什么不能搬家(俗语“六月不搬家,不嫁女”啥意思)

导读:农历六月又称“小恶月”?俗语“六月不搬家,不嫁女”啥意思?有何道理,如今还准确吗?农历六月为啥叫“小恶月”?老话说“六月三伏赤日炎炎”,农历六月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月份。初伏、中伏,大暑、小暑皆聚集于此,闷热潮湿的天气,让人们的心情变得烦躁不安。炙热阳光的暴晒,让大地上的万物都像被烤焦了一般,为了

莲花为什么不开花(种子种的碗莲为什么不开花?2个原因!)

栽种碗莲的旺季来临,碗莲种子又又又卖到火爆!很多花友虽然年年种碗莲,年年不开花,但还是年年买,年年种,目的就是为了一个“万一”,万一开花了呢?也有花友种上一两年以后就放弃了,因为怎么种都不开花,白费力气!为什么我们种的碗莲种子,能发芽,能长叶,就是不开花?原因主要有2个!今天来跟大家探讨下这个问题,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QQ: 8786 8862 Copyright © 大千世界百科网 鲁ICP备202103812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