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找开发商协商退房,需要有合法的理由,具体看合同上是怎么约定的,如果是开发商存在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是可以主张解除合同来退房的。但是,如果开发商没有违约情形,退房行为就构成违约,是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的。

一般情况下,个人找开发商退房还是有点难度的,毕竟是"买房容易退房难"!既然是自己不想要了,那责任就不在开发商,想要退房就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如果能找到开发商的漏洞,借机退房也不失为一种手段。所以,退房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要能确定开发商存在问题才能顺利解决。

先来了解一下,哪些情况可以退房,也就是退房的法定理由。
1、实测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误差绝对值超过3%。
2、开发商逾期交房构成根本违约,即逾期交房达到合同约定的退房日期,经购房人催告后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交房。
3、开发商变更规划、设计影响房屋结构形式、户型、空间尺寸、朝向的,与开发商签订的合同中,一般都会约定开发商在变更设计之前,必须要经过购房人同意。

4、开发商预售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屋。
5、开发商交付的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或房屋质量严重影响房屋正常使用的,此项需要依照有关规定委托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重新核验。
6、不能按期办理产权过户的,根据买卖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应当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届满后超过一年,由于开发商的原因导致无法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

7、购房者贷款申请未批准,合同双方对付款方式不能协商一致的(购房者负主要责任);
8.房子产权不清楚,开发商在出售房屋之前就把所售房屋抵押,或卖给购房人后,又把房子抵押给他人,房屋权属有争议。
9、合同中约定的其他退房条件出现时。

在和开发商协商退房的时候,要搜集其违约的证据,可以从上述几项着手,利用涉及到的违规点跟开发商协商沟通,以此来达到退房的目的,如果开发商不同意的,可以向当地住建局反映,由住建局出面施加压力,出面协调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此,强烈建议,签订购房合同之前,一定要问清楚什么情况可以退房,并把退房条件写进补充合同。如果真需要退房,最好是在办房产证之前,如果拿证后装修房屋时或在其他情况需要退房时,过程会比较复杂,而且时间也比较漫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