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风点火,比喻煽动、唆使别人闹事,为绝对意义上的贬义词,出自沙汀《青棡坡》:“倒不是怕有人煽风点火。”
从出处看,煽风点火有三层意思:
第一,煽风点火的人,有一定的破坏性。要不然,不会说“怕”这个层面的意思。
第二,这世间,从来就不缺煽风点火的人。要不然,不会在做事开始就担忧有人会煽风点火。
第三,煽风点火之人,是人心恶毒,得逞了就有破坏性,因此,必须不是怕。
而往往,执行煽风点火之人,总有自己见不得人的目的,一般都是损人利己,或者让另外几方斗得你死我活,或者把他人当枪使,自己坐山观虎斗,隔岸观火以满足心理阴暗。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辨别这些小人,并远离。

01
识破煽风点火之人的“我是为你好”。
很多煽风点火之人,往往是站在你的角度、立场,来不断强化你的利益,不断夸张对方对你的利益的伤害,或者仅仅是无中生有的说一些对方的言论,而这些言论,或多或少都是冲着你来的。
也就是说,煽风点火者,总是会根据你的需求和诉求,来给你营造一个敌对的外界环境,不断给你强化一个概念:对方一直在针对你,而只有我是一直站在你这边,为你考虑,为你担忧,因此,才殚精竭虑为你筹谋。你看,人家说你什么,我都给你留意了,要不然,你都不知道,那些人都是对你这样的口是心非。
因此,找个机会,你一定要为自己而战,把那些人干趴下,要不然就对不起我的一片赤诚。
很多心思单纯或者稍微愚鲁的人,总是上他的当,被挑得气愤不已,一激动就真跟人家干架去了。这种人,也往往被煽风点火者笑称为“草包”。
如何识破?
第一,必须明白一件很残酷的事,这个世界,说到底,除了自己,很少有人可以相信。
第二,永远要明白,即使有切身利益关系,也不会有人真正想你好。这是人性。
第三,看一看“为你好”的那个人,自身成就如何,口碑如何。这是起码的信任尽职调查,也是对自己智商的尊重。

02
识破煽风点火之人的利益关联度。
利益,才是驱动一切的原始能量。
煽风点火之人,无论出于怎样的目的,都一定有他自己的计较。
有人为了坐收渔翁;有人就想看个热闹,但你们两败俱伤,一样显出他的优越来;有人仅仅是天生的坏心思,就喜欢作弄人,陷害人,算计人,只有这样,他才觉得活得有意思。
但无论出于什么,煽风点火者,都获得了自我的满足。
对于主动跟你献计献策,跟你计算你与他人之间的得失利益之人,一定要谨慎。如何谨慎?就一句话,这事干他何事?
第一,弄清楚他煽风点火之事,与他的关联度,如果与他无干,那么,此人定有私心。
第二,分析煽风点火之事,一旦你与其他人按他的意思去做了,结果会是怎样,最终受益者是谁。这个非常重要,也是一针见血,最能看见人心的。你看《甄嬛传》里,皇后从来都是不出手的,但她可以让好多人去做事。当然有权势的问题,但有些人,又何尝不是被指引着走。
第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修炼自己的判断力、分析力、自主力,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这个世间,精于煽风点火的高人,还是很多的,他会在无形之中,就把你引入他设好的圈套。那些靠挑拨离间、东家长西家短的村妇,根本够不上煽风点火的级别,她们顶多算无事生非。

03
因此,遭遇真正的煽风点火的高手,可谓幸,可谓不幸。
幸的是,你能够引得这种高人出手,说明你自己也不赖。
不幸的是,一旦出手,他就是看穿了你的伎俩,你的能量,你的天花板,也就是你的人性和品行,一般你就逃不出他的计算。
比如《天道》里的丁元英,就是看透了刘冰,在给他假文件之前,那一番话,又何尝不是在引导他,能够通过此,获得更大的利益。刘冰的悲剧,一方面当然是贪得无厌,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碰上了丁元英这样的高人。一切都在既定轨道里而已。
有人说,丁元英必须弄死刘冰,要不然,王庙村不得安宁。事实是,丁元英确实对症下药,把刘冰的贪欲给再烧了一把火,这把火越猛,刘冰就越必死无疑。
04
有人说,人心往往细思极恐。
但实际上,细思极恐的是人心背后的利益权谋。
我们只有看清自己的欲求,才能不跳进别人给你挖的欲望陷阱。
这个世界,没有人能伤到你,如果伤到了,那一定是你自己有破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