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是在哪个省(河南周口的前世今生)

河南省周口市由何而来?周口最早的形式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查阅历史地理志书文献,在浩瀚的老纸古籍中寻找周口的前世今生。从区划地名的角度,简要交流一下河南周口的历史沿革。个人梳理,不对之处,请友友们指正。

夏朝时期,今周口地区属九州之一的豫州。

商朝时期,商汤亡夏后,封舜的后裔虞遂到厉地(今鹿邑县东)。

西周时期的周口地图

西周时期,武王伐纣亡商,封虞遂的后人妫满封到陈地(周武王长女太姬为妫满之妻,妫满史称陈胡公,亦为陈、胡、田、王姓先祖),建立陈国,都宛丘(今周口市淮阳区),辖地14邑。此一时期,今周口地区有陈、厉等方国城邑。

14邑为防(今太康县)、柽(chēnɡ,今淮阳县西郑集)、相(今鹿邑县东,后改称苦)、鸣鹿(今鹿邑县西)、株林(今西华县西夏亭)、辰陵(今扶沟县南)、项(今沈丘县)、顿(今项城县)和壶丘(今新蔡县东南)、株野(今柘城县)、沈(今平舆县北射桥,另说今临泉县)、焦(今安徽省亳州市)、夷(今亳州市东南,又称城父)、留(今开封市陈留镇),其中沈、项、顿子国。

春秋时期的周口地图

春秋时期,今周口地区属于郑、宋2国,纷争较多。

战国时期,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攻陈,陈湣公被杀,历25世568年的陈国亡国,陈地属楚,楚置陈县。

战国时期的周口地图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军攻楚,占领楚国都城郢都,楚顷襄王兵败而退守陈都(今周口市淮阳区),迁都城于陈地,称为“郢陈”,史称“西楚”。

秦朝时期的地图

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攻取楚国陈地。秦始皇灭六国统天下,废除分封制,改为郡县两级制,设置陈郡(后据考证,初名为楚郡),陈郡领12县。今周口地区属陈郡。

12县为陈县、固陵(今淮阳县柳林集)、阳夏(今太康县)、苦(hù,今鹿邑县)、项(今沈丘县)和汝阴(今安徽省阜阳市)、新阳(今安徽省阜阳市光武镇)、寝(今安徽省临泉县)、柘(今柘城县)、平舆、上蔡、新蔡。

秦末,陈胜吴广尽得陈县,建号“张楚”。

西汉时期的地图

西汉时期,在郡县制的基础上,郡、国并行,在部分地区设诸侯国。先设淮阳郡(郡治陈县),后为淮阳国,淮阳国领27县。今周口地区分属淮阳国、汝南郡。

27县为陈县、阳安、汝阳、汝阴、南顿、长平、新蔡、慎县、柘县、平舆、阳夏、新郪、新阳、阳城、榆县、朗陵、陉山、西平、上蔡、成阳、安阳、召陵、固陵、寝县、项县、安陵。

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置淮阳国,封其子刘友为淮阳,淮阳国领淮阳郡、颍川郡2郡。

西汉成帝元延年间,淮阳郡领9县。9县为陈县、扶沟、阳夏、固始(固陵)、苦、宁平(今郸城县宁平镇)、新平(今淮阳县临蔡镇)和柘、圉(今杞县圉镇)。

王莽新朝时期,改淮阳郡为新平郡。

东汉时期的地图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置淮阳国,封更始帝刘玄为淮阳王,不久国除。

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复置淮阳国,光武帝封其子刘延为淮阳公,2年后为淮阳王。


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改封西平王刘羡为陈王,食淮阳郡,淮阳国为陈国。陈国领8县。

8县为陈县、阳夏、苦、宁平、武平(今鹿邑县武平城)、扶乐(今太康县扶乐城)、长平(今西华县东北)和柘。

三国时期的地图

三国时期,曹魏置陈郡。今周口地区分属豫州陈郡、豫州汝南郡。

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曹睿封其叔曹植为陈王,遂改郡称国,陈县为陈国治。后植子志复作郡,领陈、扶乐、阳夏、长平、武平、柘6县,隶豫州。

西晋时期的地图

西晋时期,西晋实行郡国并行体制,今周口地区分属陈留郡、梁国、汝南国、颍川郡等。

西晋初期,晋武帝合陈都于梁国,晋惠帝复置陈郡,陈郡领陈县、阳夏、项、苦、武平5县,陈郡隶豫州。

东晋仍为陈郡,统县可考有陈、西华、长平3县。

南北朝-南朝宋时的地图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设陈郡、南顿郡,隶豫州。陈郡郡治项县(今沈丘县槐店镇),领项、谷阳、西华、长平4县。

南齐时,南顿郡移治南顿县(今项城县南顿镇)。

北魏时,豫州设有汝阳郡、南顿郡、陈郡等,司州设颍川郡。今周口地区分属豫州、司州。陈郡郡治项县,领5县(项、长平、西华,另两县不详);南顿郡郡治南顿县,领3县(南顿,另两县不详);汝阳郡郡治汝阳县(今商水县城头村),领汝阳、武津2县。

南北朝-东魏时的地图

东魏天平二年(公元535年),置北扬州,理项城县。陈郡改属北扬州。陈郡郡治项县,领4县(项、长平、西华,另一县不详)。

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侨置丹阳郡和秣陵县,丹阳郡属北扬州,州郡均治项县(今沈丘县槐店镇)。

南北朝时期,北齐时的地图

北齐时,改北扬州为信州,信州辖陈郡、淮阳郡、丹阳郡。信州、陈郡均治项县(今淮阳县),淮阳郡郡治阳夏(今太康县)。

北周时,改信州为陈州。

隋朝时期的地图

隋时,先设淮阳郡,后改置为陈州和沈州,再后恢复淮阳郡。今周口地区属淮阳郡。

隋开皇初置宛丘县,为淮阳郡郡治。淮阳郡属豫州,领宛丘、扶乐、太康、西华、鹿邑、溵水、南顿、项城、郸县、鮦阳(今安徽省临泉县西)10县。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陈州和沈州,沈州州治项城县(今沈丘县槐店镇),领项城、溵水2县;陈州领宛丘、太康、鸿沟、鹿邑、郸等县,陈州和沈州均属豫州。

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复置淮阳郡,郡治宛丘,领宛丘、太康、扶乐、西华等10县。

唐朝时期的地图

唐时,在隋之郡县制基础上,增设道,行道、州、县制度。恢复为陈州,隶河南道。今周口地区分属陈州、许州、亳州。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置陈州,领宛丘、太康、项城、西华、溵水、南顿6县。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北陈州(州治扶沟),复置沈州,领项城、颍东2县。五代基本沿续。

北宋时期的地图

北宋时期,行路、州/府、县制度。今周口地区分属京西北路陈州、京畿路开封府、淮南东路亳州。

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置淮宁府,领宛丘、西华、商水、南顿、项城5县,隶京西北路。

南宋时期的地图

南宋时期,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黄河流域为金朝所领。今周口地区分属开封府、陈州、亳州,隶南京路。陈州仍领5县,隶南京路。

元朝时期的地图

元朝时期,疆域空前辽阔,元继承两宋制度,并设行中书省,开创省制先河。今周口地区分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归德府。

明朝时期得地图

明朝时期,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今周口地区分属河南承宣部政司开封府陈州、归德府。

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陈州和商水、项城、沈丘、西华、扶沟、太康6县属开封府,鹿邑县(包括今郸城县东北)属归德府。

明清时期,周家口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曾被称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明朝初年,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而逐步发展,最初的集镇逐渐由沙河北岸扩展到南岸。为服务两岸商贾往来,一周姓人家在南岸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渡口,“周家口”由此得名。明万历年间,得益于贾鲁河河道疏浚,周家口由此成为南接江淮,北通山陕的商品集散地。

清朝时期的地图

清朝时期,基本沿袭明制,改开封府为陈州,后再改为陈州府。今周口地区分属河南布政使司陈州府、归德府。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陈州为直隶州,领4县,隶河南布政使司。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升直隶州陈州为陈州府,府治淮宁县(今淮阳县),领淮宁、太康、扶沟、西华、商水、项城、沈丘7县,隶河南布政使司。鹿邑县属归德府,两府同属河南省监察区开归陈许郑道。

清乾隆年间,周家口镇发展达到顶峰,有渡口16个,街道116条。清中后期,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南北物资运输的主要渠道。1843年黄河在中牟决口,致使贾鲁河淤积,贾鲁河北上开封的航道被阻,自此再未恢复。周家口镇商业开始走向萧条,咸丰同治年间,捻军纷争波及周家口,许多庙宇建筑被毁。

1912年,废淮宁县。

1913年3月,实行省、道、县3级制,废陈州府置淮阳县,原陈州府辖县和鹿邑县同属河南豫东道。(周口市内历史上多以淮阳为中心建制)。

1914年,改豫东为开封道,淮阳县属开封道。

1932年8月,河南省划分为11个行政督察区,在淮阳县设第三行政督察区,原8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同年10月,第三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仍辖8县。第七行政督察区辖淮阳、沈丘、项城、鹿邑、商水、太康、西华、扶沟8县,专署驻淮阳县。

1938年6月,鹿邑县沦陷,此后太康、淮阳、扶沟等县部分地区先后沦陷。

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黄河改道,顺贾鲁河颍河而下。周口一带成为黄泛区,受灾长达九年。

1944年-1945年期间,在太康县边区先后建有庆华(太北开淮公路东一带)、芝圃(高贤和芝麻洼一带)、淮太西、扶太西等4个边区县。

1946年-1949年期间,在鹿邑县边区先后建有个边区县。1946年于贾滩集建立商亳鹿柘前县,县治枣集,隶豫皖苏第三专署,1949年2月撤销;1946年8月建立安平县,县治玄武集,隶豫皖苏第二专署,1949年4月撤销;1946年12月建立鹿亳太县,县治白马驿,1947年6月撤销;1947年2月在郸城集建立沈鹿淮县,1947年11月撤销;1947年5月建立沈项临县,1948年12月撤销。

1948年,置周口市。

1949年,设淮阳专区,淮阳专区1市8县,1市为周口市,8县为淮阳、鹿邑、项城、沈丘、商水、西华、扶沟、太康。

1952年8月,置郸城县。

1953年,淮阳专区撤销,西华、扶沟、商水(周口市改为商水县周口镇)3县划归许昌专区,余6县归归商丘专区。

1958年,商丘专区撤销,商丘专区6县划归开封专区。

1961年12月,商丘专区复设,原6县复归商丘专区。

1965年,析许昌、商丘2专区设周口专区,周口专区驻周口镇(今周口市川汇区),辖淮阳、鹿邑、郸城、项城、沈丘、商水、西华、扶沟、太康9县和周口镇,共141个公社,3696个生产大队。

1969年12月,改周口专区为周口地区。

1980年9月,改周口镇为县级周口市。

1984年,撤公社为乡镇,周口地区辖9县1市182乡镇(其中11镇)。

1990年,周口地区共有115个乡、67个镇、5个镇级办事处。

1996年,周口地区驻周口市,辖2市8县,2市为周口市、项城市,8县为扶沟、西华、商水、太康、鹿邑、郸城、淮阳、沈丘。

2000年7月,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地级周口市,原县级周口市更名为川汇区。

2005年,川汇区撤蔬菜乡、南郊乡、搬口乡,设立街道办事处(城东、城南、城北、搬口4个街道)。项城市撤秣陵镇、老城乡,设新秣陵镇。

2005年11月,原属太康县的4个行政村(张集乡陈老家村、陈小庄、太康寺村、中营子村)和原属于鹿邑县的2个行政村(辛集乡孔集村和唐集乡张老一村)划归淮阳县四通镇。

2005年末,周口市辖1区、8县,代管1县级市。

2011年6月,划淮阳县许湾乡归周口市川汇区。

2012年8月,划周口市川汇区太昊路街道办事处冯庄、柴堂2村归商水县城关乡。

相关文章

为什么说桃木辟邪呢(桃:自古辟邪就靠它)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桃木就是辟邪驱鬼之物。甚至在文字出现之前的墓葬中,也能发现桃的身影。战国《礼记·檀弓下》: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liè执戈。意为君王前往臣属家吊唁,巫师要拿桃棒和苕帚在尸体周围挥舞。现在春节张贴的春联,最早就是从桃符驱鬼辟邪演变而来。《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

紫砂壶为什么有泥土味(紫砂壶有土腥味是好是坏?)

根据我一个农村人对土地的经验来说,在阳光下暴晒的土地,泥土的腥味很少甚至没有。而施过肥料的土地里的土腥味最浓。以此来推断紫砂泥料是没有土腥味的,或者说土腥味很少(只有那些嗅觉特别发达的人能闻得到)。好的紫砂泥料砂多(石英含量多),粘土成分很少,再加上1千多度的高温烧制根本不可能有土腥味。反相推知土腥

天然气为什么滴滴响(燃气改造及燃气开通的注意事项)

装修时,常常会涉及到燃气管道的改造及燃气开通,相关事项大部分人都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关于燃气管道的改造及燃气开通的注意事项,看完收藏,便于用时查看。一、改造申请1、申请部门:小区所在地所管燃气公司(可向物业咨询);2、申请资料:购房合同、户主身份证。如非户主亲自办理,需有授权委托书(样式可以在燃气公司

中国房价为什么不会跌(中国的房价为什么还能一直硬挺?)

房价不是不能降价,而是因为牵扯的范围过大,涉及的利益方过多,各种势力在阻挠房价回归正常。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市场 经 济,首先,土地是国家或者集体的,属于独家垄断供应。地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价,一旦房价下跌,地价以及以土地作为资产抵押物的估计会下降,那么房价下跌,最大的利益受损方就什么

韩国筷子为什么是扁的(买筷子,“这5种”不要买)

筷子是我们饮食中一种重要的餐具,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筷子了。世界各地用餐习惯不同,所使用的餐具也各不相同,欧洲和北美地区主要以刀、叉和匙为餐具;非洲、中东、印尼和印度等地区用餐主要以手指抓食;中国、越南、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主要以筷子为餐具。虽然筷子最早都是从中国流传到其

卫生间为什么要吊顶(卫生间吊顶装防水石膏板还是铝扣板)

卫生间吊顶卫生间做吊顶的主要作用是,遮挡顶部的下水管道和供水管路,照明风扇电路。另外就是装饰卫生间顶部的美化作用。当然也有降低顶面,缩小空间,让卫生间采暖更节能,这种只针对卫生间顶面比较高的。还有一点隔音降噪的功能,但是作用比较小,主要靠给排水管道做隔音处理。卫生间用防水石膏板吊顶做防水石膏板,表面

六月为什么不能搬家(俗语“六月不搬家,不嫁女”啥意思)

导读:农历六月又称“小恶月”?俗语“六月不搬家,不嫁女”啥意思?有何道理,如今还准确吗?农历六月为啥叫“小恶月”?老话说“六月三伏赤日炎炎”,农历六月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月份。初伏、中伏,大暑、小暑皆聚集于此,闷热潮湿的天气,让人们的心情变得烦躁不安。炙热阳光的暴晒,让大地上的万物都像被烤焦了一般,为了

莲花为什么不开花(种子种的碗莲为什么不开花?2个原因!)

栽种碗莲的旺季来临,碗莲种子又又又卖到火爆!很多花友虽然年年种碗莲,年年不开花,但还是年年买,年年种,目的就是为了一个“万一”,万一开花了呢?也有花友种上一两年以后就放弃了,因为怎么种都不开花,白费力气!为什么我们种的碗莲种子,能发芽,能长叶,就是不开花?原因主要有2个!今天来跟大家探讨下这个问题,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QQ: 8786 8862 Copyright © 大千世界百科网 鲁ICP备202103812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