糁汤念sa还是shen ?喝shēn?喝sǎn去?喝糁(sá)去!

糁是临沂的传统名吃,也是临沂人的早餐。无论是汗流浃背的夏季,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临沂大街小巷的糁馆前都围满了喝糁的人。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糁读shēn、sǎn两种发音,意指谷类磨成的碎粒或米饭粒儿,但在临沂你如果说喝shēn、喝sǎn去,就闹笑话了,一看就不是资深食客。在临沂方言中,糁字念sá,翘舌音,类似“啥”字的发音。走在街上左邻右舍遇见了,一个笑嘻嘻地问:您干什么去?另一个大着嗓门答:喝糁(sá)去!糁还没有进肚,底气先有了。待要喝上一碗热辣喷香的糁,浑身的力气都使不完。

喝糁要在早上的八九点钟之前,再晚就要等明天了。

我一般是在早晨的七点半钟去喝糁。六点出门,先去离家不远的沂蒙广场跑上七八公里,再溜达到平安路西头的冯记清真糁馆,这时段正是上班高峰,老远就能看见糁馆前的矮桌前围满了喝糁的人,一条人龙从糁馆门前伸展到路边,人多的时候,龙尾就拐了弯。

临沂城有数十家这样的糁馆,门面不大,糁馆也不需要装修,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支一口半人高的大锅,对面一个炸油条的摊子,门前空地上摆十几张矮长条桌和数十个马扎子,一个糁馆就开张了。小本薄利,真正的老百姓的饮食。

喝糁最佳的搭配是油条、烤牌。我之所以选择这一家糁馆,就是因为他家的糁不仅味道好,种类多,而且有我最爱吃的烤牌。我17岁离开家乡,数十年来走过很多城市,都没有吃到我喜欢的烤牌。童年的味蕾记忆是连接故乡的一根长线,无论你走多远,只要想起故乡的美食,思念就如潮水般涌来。

终于排到了队伍前面,一只瓮大的不锈钢锅冒着白烟样的热气,灶边一张条桌上放着成摞的白瓷大碗和切好的熟牛、羊肉片和芫荽,灶台上搁着装酱油、香油的调料瓶和鸡蛋,老板站在一个板凳高的木台子上,一边用长柄大勺往加好底料的大碗里舀糁汤,一边问排到跟前的人吃什么。

糁有牛肉、羊肉、鸡蛋等多种,价格也分三块、五块、十块等不同。我要了一碗五块的牛肉糁,老板用食品夹夹起一捏肥少瘦多的牛肉,舀上糁汤,浇上香油,撒上芫荽递给我。如果是夏天我会选择在露天吃,今天不行,雾霾严重。我端了糁往里走,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屋子里也有几条长桌,人太多,大家挤在一起吃,气氛倒热烈。

我斜对面一个小伙子一边吞着滚烫的牛肉片,一边嘘着热气含混不清地说:“真不难吃,真不难吃。”我瞅了他一眼,问到底是难吃还是不难吃?小伙子一边用筷子捞起牛肉片往嘴里送,一边笑哈哈地说不难吃啊,真好吃!中国话怎么说都行。小伙子一口外地口音,我被他逗笑了。我右手边一个临沂口音的小伙子说,当然好吃,这是我们临沂的名吃,从小我妈就给我做糁喝。看他俩说话的语气,大概是临沂小伙请客带他来吃的。

糁是临沂名吃,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里就有记载:“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糁”。《礼记·内则》里记载更加详细:“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做法,与当今相差不大。小时候母亲也会为我们做糁喝。把羊肉、羊骨头放大锅里加葱、姜、大料慢火煮汤,汤要煮的发白,奶一样白;羊肉煮熟捞出来后凉透切片,汤里加麦仁再煮,出锅前撒上黑胡椒粉,用少许淀粉勾芡放进锅里搅匀,做成糁汤。吃的时候碗里放羊肉片,盛上糁汤,浇上酱油、香油、醋,再撒点芫荽,喜欢吃辣的再放点辣椒油,一碗热辣喷香的羊糁就做好了。过去喝糁,主要是指羊糁。所以临沂人一般都说喝羊糁。后来牛肉糁、鸡肉糁、鸡蛋糁等加入进来,人们才改口说喝糁。

至于糁为什么成为清真小吃,当地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传说糁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饮品,后来被一对回民夫妇带到临沂来经营,从此便流传开来。当初的糁叫做“肉糊”,乾隆下江南时途经临沂想品尝当地名吃,当地官员就把风味独特的糁当做早餐献了上来,乾隆第一次吃到这么美味可口的早餐,就随口问了一句:“这是啥(糁)?”当地官员哪敢解释,忙连连点头应承:“这是糁,这是糁。”从此肉糊就叫做了糁。

也有一说糁和王羲之有关。传说王羲之卧病在床,一对经常接受王羲之接济的夫妇为报答王羲之,就把家中唯一的一只老母鸡杀了做汤,并在汤里加了米和一些驱寒的中草药。王羲之喝后病好了大半,一时兴起,就随手提笔写下了“米参”二字,意为米中人参,后来慢慢就演绎成了今天的糁。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今天谁也无法去证实,但糁却作为一种传统名吃流传下来,不仅被山东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还走向了全国各地,走上了一些高档酒店的大雅之堂。在临沂宾馆餐厅里,我看见有个参加会议的男人指着碗里的糁对同伴说,这糁(shēn)蛮好喝的,你也来一点。

我本想告诉他这字念糁(sá)不念糁(shēn),但来者都是客,说多了不礼貌。但愿以后的字典再版时能把糁(sá)这个方言收录进去,也让临沂糁名扬天下。

相关文章

为什么说桃木辟邪呢(桃:自古辟邪就靠它)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桃木就是辟邪驱鬼之物。甚至在文字出现之前的墓葬中,也能发现桃的身影。战国《礼记·檀弓下》: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liè执戈。意为君王前往臣属家吊唁,巫师要拿桃棒和苕帚在尸体周围挥舞。现在春节张贴的春联,最早就是从桃符驱鬼辟邪演变而来。《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

紫砂壶为什么有泥土味(紫砂壶有土腥味是好是坏?)

根据我一个农村人对土地的经验来说,在阳光下暴晒的土地,泥土的腥味很少甚至没有。而施过肥料的土地里的土腥味最浓。以此来推断紫砂泥料是没有土腥味的,或者说土腥味很少(只有那些嗅觉特别发达的人能闻得到)。好的紫砂泥料砂多(石英含量多),粘土成分很少,再加上1千多度的高温烧制根本不可能有土腥味。反相推知土腥

天然气为什么滴滴响(燃气改造及燃气开通的注意事项)

装修时,常常会涉及到燃气管道的改造及燃气开通,相关事项大部分人都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关于燃气管道的改造及燃气开通的注意事项,看完收藏,便于用时查看。一、改造申请1、申请部门:小区所在地所管燃气公司(可向物业咨询);2、申请资料:购房合同、户主身份证。如非户主亲自办理,需有授权委托书(样式可以在燃气公司

中国房价为什么不会跌(中国的房价为什么还能一直硬挺?)

房价不是不能降价,而是因为牵扯的范围过大,涉及的利益方过多,各种势力在阻挠房价回归正常。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市场 经 济,首先,土地是国家或者集体的,属于独家垄断供应。地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价,一旦房价下跌,地价以及以土地作为资产抵押物的估计会下降,那么房价下跌,最大的利益受损方就什么

韩国筷子为什么是扁的(买筷子,“这5种”不要买)

筷子是我们饮食中一种重要的餐具,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筷子了。世界各地用餐习惯不同,所使用的餐具也各不相同,欧洲和北美地区主要以刀、叉和匙为餐具;非洲、中东、印尼和印度等地区用餐主要以手指抓食;中国、越南、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主要以筷子为餐具。虽然筷子最早都是从中国流传到其

卫生间为什么要吊顶(卫生间吊顶装防水石膏板还是铝扣板)

卫生间吊顶卫生间做吊顶的主要作用是,遮挡顶部的下水管道和供水管路,照明风扇电路。另外就是装饰卫生间顶部的美化作用。当然也有降低顶面,缩小空间,让卫生间采暖更节能,这种只针对卫生间顶面比较高的。还有一点隔音降噪的功能,但是作用比较小,主要靠给排水管道做隔音处理。卫生间用防水石膏板吊顶做防水石膏板,表面

六月为什么不能搬家(俗语“六月不搬家,不嫁女”啥意思)

导读:农历六月又称“小恶月”?俗语“六月不搬家,不嫁女”啥意思?有何道理,如今还准确吗?农历六月为啥叫“小恶月”?老话说“六月三伏赤日炎炎”,农历六月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月份。初伏、中伏,大暑、小暑皆聚集于此,闷热潮湿的天气,让人们的心情变得烦躁不安。炙热阳光的暴晒,让大地上的万物都像被烤焦了一般,为了

莲花为什么不开花(种子种的碗莲为什么不开花?2个原因!)

栽种碗莲的旺季来临,碗莲种子又又又卖到火爆!很多花友虽然年年种碗莲,年年不开花,但还是年年买,年年种,目的就是为了一个“万一”,万一开花了呢?也有花友种上一两年以后就放弃了,因为怎么种都不开花,白费力气!为什么我们种的碗莲种子,能发芽,能长叶,就是不开花?原因主要有2个!今天来跟大家探讨下这个问题,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QQ: 8786 8862 Copyright © 大千世界百科网 鲁ICP备2021038129号-30